|  『 買進時間價差 』策略可由買權或賣權來組成。其主要的戰略目標就是賺取流失的時間價值,適合在盤整格局使用。這個策略的作法是『買長賣短』,也就是買進較長期的選擇權,賣出較短期的選擇權,並且在短期選擇權到期結算時,一併將所買進的長期選擇權平倉。如果標的物的價格穩定,短期選擇權時間價值流失的速度很快,長期選擇權時間價值流失的速度較慢,投資人就可以賺取長短期兩者之間的時間價差。 
 買進時間價差策略在盤整格局時廣受投資人熱愛,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策略操作的成本低。它的投資成本是『買進長期選擇權所支付的權利金 - 賣出短期選擇權所收取的權利金』。時間價差策略的最大利潤發生在近期選擇權到期時,沒有履約價值,賣出選擇權收取的權利金全部賺到,而買進的遠期選擇權時間價值流失有限。 
			
			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買進時間價差交易策略小檔案 | 
               
			  
			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■ 使用時機:  | 
                 預期盤整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■ 最大風險:  | 
                 在正常市況下,理論上等於 " 遠期權利金 – 近期權利金 "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■ 最大利潤:  | 
                 近期權利金 + 遠期選擇權在近期選擇權到期時為價平下之市值 – 遠期權利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■ 損益兩平點:  | 
                 能使【遠期選擇權在近期選擇權到期時之時間價值= 遠期權利金點數 - 近期權利金點數】條件成立之未來標的現貨價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■保證金:  | 
                 依各期貨商規定,收取足額保證金 | 
               
			  
             
			附註:需自行將遠月合約平倉 
			 
			  小明研判股市近期進入盤整,大漲或大跌的機率都不大,決定採用低風險的買進時間價差策略,賺取賣出近期選擇權的權利金,小明買進了 10月份到期,履約價為5,600點的買權,支付了150點權利金,同時賣出了9月份到期相同履約價的買權,收取了40點權利金。
 在這個交易之下,小明的投資成本是( 150點-40點)*50元/點=110點*50元/點=5,500元,也就是小明的最大風險。如果9月份選擇權到期時,指數仍在5,600點,小明賣出9月買權收取的40點權利金安全落袋,而10月份才到期的買權如果市價(權利金)只小跌到135點,那麼小明的操作利潤為40點+(135點-150點)=25點,也就是1,250元。            
			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*A. 最大風險 
                  *B. 最大獲利 
                  *C. 履約價 
                  *D. 損益兩平點(上) 
                  *E. 損益兩平點(下) 
                  *H. 獲利機率 
                  (下圖紫色部分) |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